智库平台 关于我们 产业联盟 联合党委 加入我们
登 录 English
>>  
孙必成
规划咨询部高级工程师
  孙必成先生2011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,工学硕士,加入规划院以来已参与60个以上的行业规划、工程咨询、管理咨询项目,规划咨询部高级工程师,国家注册咨询师。  
山东棉纺企业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
作者: 孙必成  时间:2019-06-01

  
  提升万锭用工水平是山东纺织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直接手段。对新疆和山东两地生产32S

纯棉纱进行生产成本比较,两地均采用新疆棉花,原料成本相同;两地纱线产品均以中国东部市场为主,售价相同;新疆享有电价补贴,和山东相比,优势明显;两地当前的工人工资相差不大,但新疆纺纱设备先进,万锭用工水平较高。可以看出,减少用工,提高万锭用工水平,是山东纺织企业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竞争能力的最直接途径。

类别

  新疆

  山东

  棉花(元/吨)

  11,950

  11,950

  电价(元/度)

  0.35

  0.68

  工资(元/月)

  3,375

  3,500

  万锭用工(人数)

  40

  60

  售价(元/吨)

  18,725

  18,725

  山东纺织产业拥有巨大的智能化升级空间。纵使山东纺织企业涌现出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,但整体看,山东棉纺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空间仍然很大。如在用工最密集的细纱环节,中小微企业、甚至业内知名企业都普遍采用细纱短车,使用人工落纱或半自动落纱;在成纱质量最关键的络筒环节,依旧使用半自动络筒机、槽筒式络筒机,增加用工的同时,影响了生产效率。

  减少用工最直接的方法是提高装备智能化程度。通过鼓励企业采用清梳联、细络联、粗细络联等连续化生产装备,采用带自动落纱的细纱长车、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装备,提高产品品质,减少用工的同时,降低劳动强度。

  

—— 作者观点仅代表本人,不代表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立场 ——
    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
   ©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027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128号